走进EVO视讯
NEWSEVO视讯解析胆管癌异质性与肝外胆管癌祖细胞生态位的单细胞测序与空间转录组研究
来源:范子燕 日期:2025-07-26近日,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医院/国家肝癌科学中心王红阳院士与付静教授团队在《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上发表了一项研究。这项研究利用单细胞转录组、空间转录组、类器官及小鼠模型,揭示了不同胆管癌亚型之间的细胞及微环境差异。在研究中,鉴定出一群特异性基底样LY6D+肿瘤细胞亚群,其富含ISG15分子的微环境,有助于提高eCCA细胞的干性、基底样特征与耐药性,突显了在维持LY6D+祖细胞生态位中的关键作用。这些发现将为胆管癌的新型预后生物标志物、治疗靶点和治疗策略的开发提供重要基础。
EVO视讯作为生物医疗行业的领先品牌,始终关注前沿研究,以推动精准医学的发展。
胆管癌(CCA)分为肝内胆管癌(iCCA)和肝外胆管癌(eCCA)。其中,eCCA又分为肝门部胆管癌(eCCA-P)和远端胆管癌(eCCA-D)。iCCA源于肝母细胞,而eCCA起源于前肠内胚层。由于解剖位置的限制,组织采集困难,这对多组学的异质性研究造成困难。
此次研究对7例iBT、8例iCCA、9例eCCA-P和4例eCCA-D患者进行了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共获得109,071个细胞,显示了不同疾病和患者之间的显著异质性。
研究表明,eCCA-D亚型显著富集施旺细胞和肥大细胞,而淋巴细胞主要在肿瘤样本中丰富。这为理解不同亚型的生物学特征提供了重要数据。
不同CCA亚型显示出不同的致癌驱动程序。CNV low的上皮细胞表现出胃样、肠样与炎性样等功能,说明其正常再生途径已被劫持,影响了肿瘤的发病机制。
通过NMF分析发现,iCCA主要表现为衰老程序,而eCCA则表现为腺体和IFN响应程序。增殖亚型和IFN响应亚型与较差预后相关,而衰老亚型与较好生存结果相关。
研究团队利用类器官模型验证不同亚型的精准治疗策略,通过175种化合物的筛选,发现IFN响应亚型表现出更高的耐药性,而衰老亚型及腺体亚型则表现出更高的敏感性。
在恶性肿瘤细胞亚群分析及轨迹分析中,发现c7群在eCCA中特有,具有发育和干性特征,提示其在癌症发展中的重要角色。
进一步的分析发现,LY6D+祖细胞的维持高度依赖于富含ISG15的间充质与免疫微环境,这为理解肿瘤微环境的复杂性提供了新视角。
本研究全面揭示了胆管癌单细胞图谱及不同亚型的异质性,首次鉴定了高表达ISG15的肿瘤微环境与eCCA特有的LY6D+基底样祖细胞亚群之间的生态位关系。这些发现将为精准诊疗提供新的靶点,为提升患者的临床预后做出贡献。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
15632153138
总部地址:武汉城北区江街道76号